再過幾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開啟訪華之旅。不過,他或許早已失去了品嘗豌豆黃、驢打滾和享受北京藍天的好心情了——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在中期選舉里被虐出翔,未來兩年共和黨“一統”國會兩院已成定局,奧巴馬提前進入“跛腳”模式。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次中期選舉民主黨的慘敗到底影響有多大,奧巴馬失去國會后未來會有多慘?民主黨是不是要完了?
中期選舉:總統好不好,一選就知道
美國國家權力運行遵從三權分立制,三權中的立法權歸國會(包含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行政權歸總統,兩者與聯邦高法院的司法權可相互制衡。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每四年就要選一次,國會每兩年就要選一次。這其中,一次國會選舉與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同時舉行,而另一次則在兩屆總統選舉之間舉行。在兩次總統選舉之間舉行的國會選舉,就是所謂的“中期選舉”。
中期選舉一向被認為是總統兩年任期的晴雨表。若總統政績出色,那么他的所在黨就會在中期選舉里更受選民青睞;反之,若總統表現不佳,那么他的“期中考試”則可能面臨“掛科”。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選前民調顯示,選舉前夕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44%,依此看來民主黨會輸掉這次中期選舉似乎也有點“順理成章”。
慘敗毫不意外,奧巴馬已做好應急之策
對于奧巴馬而言,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收復眾議院只是奢望,守住參議院才是后的底線。但如今,顯然他的底線也已經被突破,這是奧巴馬不愿看到的事。
奧巴馬過去幾年力推的醫保改革、教育、稅收等諸多政策日后都將面臨巨大阻力。等待他的,將是無休止的“府院之爭”。就如美媒所稱,接下來的2年里奧巴馬很難有多大做為。
不過,由于選舉前就已經預測并接受了失敗,奧巴馬的幕僚們早已想好應急之策。未來兩年,他們會將奧巴馬的政策分為三類:
一是無須經過國會亦可推行的政策;二是可能通過向共和黨妥協而通過的政策;三是完全沒可能通過、但可勾劃出民主黨核心方向的政策?!@可以為民主黨2016年總統大選鋪路。
這種做法看似有效,但這種弊端同樣明顯。如果奧巴馬不經由國會發布政策,共和黨議員甚至可能發起彈劾總統應對。這就是為什么白宮一些資深幕僚認為,奧巴馬接下來的兩年里可能會更專注于爭議較少的外交領域,而在內政方面少有建樹的原因。
共和黨就算掌控國會也無法為所欲為
民主黨失去國會后勢必困難重重,但從另一方面考慮,共和黨雖然重新獲得了國會兩院主導權,卻也無法“為所欲為”。
原因首先在于,外界普遍認為共和黨雖然勝選,但其實并未完全贏得民心。對選民而言,這更像是對奧巴馬及民主黨的一次“懲罰”。
其次,假如共和黨國會過多地牽制奧巴馬,甚至因兩黨爭執再次導致政府關門,則可能會被選民視為“為反對而反對”,反而會降低本黨民意支持率,甚至影響2016年總統大選。
再次,美國許多重大政策都需獲得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60票才可通過。共和黨雖是參議院多數黨,但民主黨在參議院中的席位仍超過40個,這意味著部分重要議題依舊可能保持“僵局”狀態,共和黨無法隨心所欲。
奧巴馬失去國會不一定是壞事
美國中期選舉讓奧巴馬提前成為“跛腳鴨”,再難有出色政績。但也因其“中期”性質讓勝選的共和黨考慮到2年后的總統大選而有所顧忌。
此外,共和黨雖大獲全勝,但目前多數有意競爭總統大位的共和黨議員并不被看好。重掌兩院后,這些議員的一舉一動將再被無限放大,他們對部分法案投下的爭議投票也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有不少人認為由共和黨籍州長來參加競選可能比議員更具競爭力的原因。
更重要的一點是共和黨內部目前并未出現號召力十足的總統候選人,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杰布·布什——前總統小布什親弟,去年的民調支持率也僅有12%,更何況他至今尚未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
民主黨依然握有后王牌
雖然奧巴馬支持率降到任期低點,選前拉票還屢屢被噓,還成了“坑隊友”的“票房毒藥”,導致民主黨遭遇幾十年不遇的慘敗,但同黨的希拉里卻在賺足了眼球,甚至成為不少支持率不高的民主黨候選人心中的“救命稻草”。
據稱,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新罕布什爾州等選情不利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曾向希拉里求援,希拉里也十分賣力,馬不停蹄地到各州助選拉票。
在外界看來,希拉里之所以如此“傾盡全力”,都是為了幫2016的總統大選預熱。在拉票中接觸選民,了解輿論,提升人氣,讓自己解救民主黨、“力挽狂瀾”的形象深入人心,好為日后正式參選做鋪墊,希拉里一直在這么干,而且干得不錯。
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深知,即使中期選舉被虐出翔,民主黨仍有一張后的王牌。在年初的一次民調中,希拉里甚至取得了近六成支持率。就像巴菲特預言的一樣,只要希拉里宣布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她就會是熱門的總統候選人,也幾乎會是一個創造歷史的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