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都把手機里的預裝軟件稱為“手機牛皮癬”,因為它們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在我們的手機里一直存在著。
在百度百科的釋義中,“手機牛皮癬”是指智能手機中預裝的第三方軟件,因為用戶無法卸載,故被比喻為“牛皮癬”。這些預裝軟件,不僅影響手機的運行速度、浪費流量、消耗電池,而且還會推送信息、惡意吸費,使智能手機用戶深受困擾。
為啥原本方便人們互聯互通的智能手機預裝應用軟件,卻不知不覺間淪落為強買強賣的急先鋒?先從分類說起,智能手機預裝應用軟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推介軟件,以擴大市場占有為目的,用戶可以正常卸載,呈現出“意愿消費”的自由度;另一類為捆綁軟件,強制預裝在手機中,用戶無法正常刪除,凸顯出“強制消費”的約束力。再往深里細究,手機廠商、批發商、零售商、電信運營商皆鐘情于強制預裝軟件,目的顯而易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正如艾媒咨詢CEO張毅所透露的,手機預裝軟件每款價格為0.5元至10元左右,以平均費用3元來計算,假設某廠商的年出貨量為3000萬臺,手機廠商僅從這一款軟件上的獲利就接近1億元。一言以蔽之,暴利生黑心,商德價幾何?!
難道就這樣任由強制預裝軟件“大小通吃”嗎?難道智能手機用戶只能成為“待宰的羔羊”?國家工信部的回答是: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APP)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明示:今后除基本功能軟件外手機預裝APP必須可以卸載,不得強行捆綁推廣無關應用軟件。這一直指“手機牛皮癬”頑疾的重拳出擊,不僅有的放矢地消除了監管空白地帶,而且對癥下藥地治理了市場頑疾,更貼心貼肝地保護了智能手機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隱私權。
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奉勸那些專打智能手機預裝應用軟件主意的無良商家,別再利欲熏心地制造“手機牛皮癬”了,否則“鏟癬”的利劍就會將你鏟出智能手機預裝應用軟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