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長期發展實屬不易,更別說在全世界獲得一席之地了。小編整理了一些曾經存在的手機品牌。是否能換回你的青蔥記憶。
一 大可樂
大可樂手機的成名還要從其在2014年12月份的京東眾籌說起,當時大可樂在25分鐘內完成了1650萬的眾籌記錄,同時“一次眾籌終身免費換新”也是其吸引消費者的一大亮點。
2016年3月,大可樂手機創始人丁秀洪發布《關于暫停大可樂手機業務的公告》,對于關閉原因,公告中表明“由于殘酷的行業競爭和資本洗牌等原因”。公告還提到“隨著更多互聯網巨頭的加入,手機行業的競爭已經轉移到資本競賽,不期而遇的資本寒冬,導致原本談好的投資協議,終難以兌現”。
二 波導
“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這句廣告詞讓人們記住了波導手機。1999年臺時波導手機上市,一年后銷售量 達70萬臺名,成為國產手機銷量冠軍,同年在上海交易上市,融資6.4億元。從2000年到2005年,波導手機連續六年獲得國產手機品牌銷量冠軍。
“品牌、價格、渠道”三方面因素為波導帶來了美好的黃金時代,然而隨著迪信通、國美、蘇寧等渠道商介入,一些國際手機品牌的加入極大地加劇了國內手機市場 的競爭,同時價格更低的“黑手機”也讓波導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2007年,波導的市場份額已不足1%,虧損達5.93億元。
三 夏新
1997年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隨后2002年夏新手機曾實現8億元單款手機盈利,05年其公司品牌估值高達70.62億,同年,夏新邀請紅極一時的“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代言,極大地促進了其銷量。
然而輝煌并沒有持續很久,2007年其虧損達到8億,甚至連續虧損三年并被象嶼股份借殼上市。盡管同年又成立了夏新科技有限公司,之后與奇虎360合作推出了特供機,也推動電商渠道,但似乎并沒有扭轉其虧損的局面,終導致“放假”。
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要有過硬的實力。后天的創新發展、運營手段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