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車主肖女士今年8月剛買新車,目前正使用一款汽車體檢軟件。肖女士的這款手機軟件,通過藍牙外設與汽車相連,有管理汽車行程、車況、體檢、預警等功能。打開手機上的行程功能,可以清楚看到一次行車過程中的里程數、油耗、所用時間、平均速度、平均油耗等。油耗方面,手機軟件會自動和同車型油耗、歷史平均油耗做對比,來反映汽車的油耗健康狀況。而在駕駛評分方面,軟件會統計車主駕駛中在各種速度時的百分比、急加速、急剎車、急轉彎的次數,以給車主的駕駛習慣打分。肖女士在新手上路時,正是使用了手機統計,才發現自己急剎車踩得非常頻繁。
除了記錄行車的狀況外,軟件大的功能就是給車做體檢并預警。通過鏈接的藍牙外設,手機軟件可以一鍵給汽車做全車的掃描檢測,后根據汽車故障碼、發動機冷凍液溫度、長短期燃油調整,計算發動機負荷值、發動機轉速、進氣溫度、節氣門相對位置等體檢報告數據來給汽車綜合性能打分。而具體細分下去,軟件可以針對汽車故障碼、排放系統、冷卻系統、怠速控制系統、進氣系統、電源系統與凍結幀等幾大主要系統做單項檢測。其中怠速穩定性檢測、油耗追蹤檢測、加減速性能檢測、車輛可用傳感器讀取檢測等,都非常常用,平時車主也很難自己檢查,如出現問題,軟件會給出相應的建議。預警方面,則由車主設置,是否在換擋時、水溫過高時、疲勞駕駛時、油耗出問題時、未熄火時間過長等情況時做提醒。
三個多月使用下來,肖女士說,她覺得這類手機輔助軟件對自己幫助挺大。使用期間,她的汽車一共彈過兩次故障燈,分別是水溫警告和安全氣囊警告。她本來連故障燈代表什么意思都不清楚,碰上這種情況,少不了打電話向家人求助。靠手機幫忙后,她自己找出了汽車故障,水溫過高那次,是汽車電子風扇不轉。而安全氣囊警告,則是前次修理時故障碼沒有消。對于汽車方方面面的保養,肖女士還是一頭霧水。她說,好在現在自己沒事就給汽車做個全車掃描,對汽車的實際狀況心里也有底了,起碼不會隨便就被保養維護的人忽悠了。
但是,這樣的軟件真靠譜嗎?
據了解,這類體檢軟件關于汽車的“體檢報告”,其實就是替車主把行車電腦里的一些數據總結后,用更直觀的方式統一表現,并輔助分析一下。這類體檢軟件,大的特色是可以讀汽車故障碼,這是行車電腦所不具備的功能。如果車主專業,會自己看行車電腦,并分析數據。出了故障及時送修,其實用不到這類手機體檢軟件。不過,它對新手車主確實有很大幫助。需要提醒車主注意的是,這類輔助軟件誤報的情況不少,其所統計的“急剎車次數”“急轉彎次數”也包含水分,不同軟件換算公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差距也很大,不可盡信。
這類汽車體驗軟件,你怎么看?